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,数量关系模块常被考生视为“烫手山芋”——时间紧、难度高、分值占比低,导致许多人选择战略性放弃。然而,近年考试数据显示,行测高分考生(70分以上)中,数量关系正确率普遍超过60%。若目标为70+分数段,放弃数量关系可能直接失去竞争力。本文梳理了行测数量关系中的5类高频题型,结合真题解析与解题技巧,助你突破瓶颈。
一、工程问题:效率与时间的博弈
核心公式:工作总量=工作效率×工作时间
高频考点:
1. 基础公式型:直接套用公式,用方程法解题。
2. 给定时间型:赋值工作总量为时间的最小公倍数,简化计算。
3. 效率制约型:根据效率比例赋值,避免设未知数。
展开剩余84%真题示例:
某工程由A、B、C三队完成,A队效率是B队的2倍,C队效率是B队的1.5倍。若三队同时开工,A队完成总量的1/3后退出,剩余工程由B、C队合作完成,总用时10天。问B队单独完成工程需多少天?
解析:
赋值B队效率为2,则A队为4,C队为3,总工作量为(4+2+3)×10=90(实际为A完成1/3后剩余部分,需调整)。
更优解法:设B队效率为x,则A为2x,C为1.5x。A完成1/3后,剩余2/3由B、C合作,效率为x+1.5x=2.5x。总时间= (1/3)/(2x) + (2/3)/(2.5x) =10,解得x=3,B队单独完成需90/3=30天。
技巧:通过效率比例赋值,可快速建立方程,避免复杂计算。
二、行程问题:速度与距离的动态关系
核心公式:路程=速度×时间
高频考点:
1. 匀速运动:直接套用公式,注意单位换算。
2. 变速运动:分段计算路程与时间,总和等于总量。
3. 相遇追及:相对速度是关键,相遇问题用速度和,追及问题用速度差。
真题示例:
甲、乙两人从A、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,甲速度为6km/h,乙速度为4km/h。第一次相遇后,甲继续前行到B地后返回,乙继续前行到A地后返回,第二次相遇点距A地12km。求A、B两地距离。
解析:
第一次相遇时,两人路程和为S,时间t1=S/(6+4)=S/10。
第二次相遇时,两人路程和为3S(从出发到第二次相遇共走3个全程),时间t2=3S/10。
甲在t2时间内行走的距离为6×3S/10=1.8S,其路径为A→B→A→第二次相遇点,距A地12km,故1.8S=2S-12,解得S=60km。
技巧:多次相遇问题中,路程和与时间成倍数关系,利用比例简化计算。
三、经济利润问题:成本与收益的平衡术
核心公式:利润=售价-成本,利润率=利润/成本
高频考点:
1. 基础利润计算:直接套用公式,注意折扣与税费的转换。
2. 分段计价:如阶梯电价、税收分级,需分段计算后求和。
3. 最优策略:通过比较边际成本与收益,确定最优解。
真题示例:
某商品进价为80元,按标价的八折出售仍可获利20%。若按标价出售,可获利润多少元?
解析:
设标价为x元,则0.8x=80×(1+20%),解得x=120元。
按标价出售利润=120-80=40元。
技巧:利润问题常与百分比结合,需明确“成本”“售价”“标价”的对应关系。
四、排列组合问题:有序与无序的逻辑陷阱
核心公式:排列数A(n,m)=n!/(n-m)!,组合数C(n,m)=n!/[m!(n-m)!]
高频考点:
1. 捆绑法:相邻问题,先整体后内部排列。
2. 插空法:不相邻问题,将元素插入空位。
3. 隔板法:相同元素分组,如“将10个苹果分给3个小朋友,每人至少1个”。
真题示例:
从5名男生和3名女生中选出3人组成委员会,要求至少有1名女生。问共有多少种选法?
解析:
总选法C(8,3)=56种,无女生选法C(5,3)=10种,故至少1名女生选法=56-10=46种。
或直接分类:1女2男C(3,1)×C(5,2)=3×10=30种,2女1男C(3,2)×C(5,1)=3×5=15种,3女C(3,3)=1种,总和=30+15+1=46种。
技巧:排列组合问题优先用“间接法”(总选法-不符合条件选法),可减少计算量。
五、几何问题:空间与平面的直观思维
高频考点:
1. 平面几何:三角形、圆形面积与周长,相似三角形比例关系。
2. 立体几何:正方体、球体体积与表面积,空间想象能力是关键。
3. 几何构造:如“最短路径问题”,利用对称性简化计算。
真题示例:
一个圆柱形水桶,底面半径为10cm,高为30cm。现将水桶倾斜45度,求水面与桶底接触线的长度。
解析:
倾斜后水面为椭圆,长轴为原底面直径20cm,短轴通过几何关系计算:倾斜后水面与底面夹角为45度,故短轴=高×sin45°=30×√2/2≈21.21cm。
接触线长度为椭圆长轴长度,即20cm(实际需更精确计算,但行测中可通过选项反推)。
技巧:几何问题常需画图辅助,利用对称性或特殊角度简化模型。
备考策略:从“放弃”到“突破”
1. 分阶段突破:先掌握工程、行程、利润三类基础题型,再攻克排列组合与几何。
2. 限时训练:每类题型每天练习5-10题,逐步将单题解题时间压缩至1分钟内。
3. 错题复盘:建立错题本,标注错误原因(如公式记错、计算失误),定期回顾。
4. 蒙题技巧:若时间不足,优先蒙选项中间值或满足比例关系的选项(如工程问题中效率比为2:1,则时间比为1:2,选项中符合此比例的更可能是正确答案)。
行测数量关系并非“洪水猛兽”,其考点高度集中,通过系统训练可实现快速提分。与其在考场上“赌运气”,不如现在行动,用科学方法攻克这5类高频题型,为行测总分增添关键筹码!
发布于:山东省财富牛配资-惠州股票配资-配资网导航-股票配资交易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