郝东磊:探秘尼罗河畔的光影密码
摄影/郝东磊 文字编辑/陈鹏
2025年1月22日,当晨雾漫过尼罗河岸时,C视觉摄影师郝东磊踏入卢克索——这片被称为"地球上最大露天博物馆"的土地。这里的每一块砂岩,都在低纬度的阳光下显影着古埃及的印记。
他首先抵达卡纳克神庙——这座始建于3900年前、历经1500年修筑的古迹。塔门巍峨矗立,134根石柱撑起多柱大厅,每一根都需数人合抱。阳光穿过柱隙的瞬间,他按下快门,拍下刻满象形文字的浮雕。沿着狮身人面像大道前行,卢克索神庙塔门前25米高的方尖碑直插云霄,他绕着方尖碑捕捉反光,又在大殿壁画前蹲下仰拍石像。
从神庙出发,他走进帝王谷——这片由64座陵墓组成的墓群。在一座墓室中,壁画色彩鲜明,他特意关闭了闪光灯进行拍摄;在另一座墓道深长的墓室里,他记录下精巧的浮雕;还有一座墓室里,他架起三脚架进行长曝光,留存壁画的笔触细节。
展开剩余90%离开陵墓区,尼罗河畔的两座门农巨像历经风雨依然屹立。晨昏时分光影流转之际,他用镜头定格它们在不同时刻的轮廓。
"在卢克索,每一次快门都是对古埃及文明的致敬。石块、浮雕、陵墓承载着千年历史——这里的一切,本就是时光的影像。"郝东磊说。
卡纳克神庙多柱厅,巨型石柱林立,柱身刻满象形文字,尽头方尖碑直刺蓝天,游客穿梭于历史与光影间 。
卡纳克神庙巨型石柱,周身布满象形文字与彩绘。
卡纳克神庙遗址,古老石柱携象形文字,框出蓝天与残垣。
卡纳克神庙巨型石柱,周身布满象形文字与彩绘。
卡纳克神庙的公羊狮身雕像群,在日光下整齐排列,古老石雕与残垣相互呼应 。
古埃及墓室壁画中,神船场景浮现,人物姿态鲜活生动,象形文字和彩绘相互交织 。
古埃及墓室壁画,绘有祭祀场景,人物神态鲜明,象形文字与色彩留存,传递千年宗教与生活信息 。
古埃及墓室壁画,绘有祭祀场景,人物神态鲜明,象形文字与色彩留存,传递千年宗教与生活信息 。
帝王谷外,游人乘坐热气球或游船在尼罗河上欣赏风景。
帝王谷中,哈特谢普苏特神庙依山体而建,被荒漠与峭壁环绕 。
帝王谷旁,狮身人面像背靠黄褐色山峦静卧沙漠中。
光影勾勒的路面上,行人与影子相伴。
卢克索神庙遗址,法老坐像与巨型石柱矗立蓝天之下。
埃及古建筑遗址旁,头戴传统白头巾的老者。
卡纳克神庙遗址,残缺法老石像与巨型石柱相伴。
古埃及神庙石壁,象形文字与神兽浮雕共存。
卡纳克神庙巨型石柱擎天而立,柱身象形文字斑驳。
卡纳克神庙内,古埃及法老石像与巨型石柱并肩而立。
卡纳克神庙多柱厅,巨型石柱刻满象形文字,游客穿梭其间。
光影交错的路面上,马车缓缓前行。
卢克索神庙遗址,巨型石柱列阵。
埃及卢克索神庙的羊头狮身斯芬克斯雕像群。
埃及卢克索神庙遗址,方尖碑矗立在断壁残垣间。
埃及古神庙石壁,阳光斜照,照亮神秘象形文字浮雕。
埃及卢克索神庙遗址内,两座残缺的古埃及人物石像,在光影与斑驳石壁间,诉说着千年历史沧桑 。
埃及卢克索神庙遗址,游客穿行古老石门。
埃及卢克索神庙遗址,古老石柱与残壁上的彩绘浮雕,框出远方的方尖碑。
埃及卢克索神庙遗址中,残缺的古埃及雕像伫立在刻满象形文字石壁。
埃及卢克索的斯芬克斯大道神兽雕像列阵。
发布于:四川省财富牛配资-惠州股票配资-配资网导航-股票配资交易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